在现代社会,牙齿畸形矫治已经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龅牙、地包天等口腔问题,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对口腔健康造成危害。许多成年人也因此深受困扰。**牙齿畸形矫治术后护理包括哪些方面?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一、**牙齿畸形矫治术后护理
1. 传统牙套矫正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未成年的暴牙患者。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适时使用牙套施以外力,暴牙有望得到矫正。通过戴2年牙套,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2. 美容冠修复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成年人。由于成年人牙槽骨已趋于稳定状态,若再使用外力矫正可能导致牙齿松动,因此采用无需拔牙的美容冠修复暴牙更为合适。美容冠修复方式仅需7天,适用于虎牙、老鼠牙、前牙稀疏、牙齿缺损、四环素牙等美观问题。
3. 外科正牙
这种方法适用于矫治成年人(18岁以上)的牙齿和牙槽突的错位畸形。由于成年人颌骨发育已经停止,传统牙齿矫治方法效果不佳,一些畸形如上、下牙槽前突,无法通过传统非手术方法达到理想疗效。而外科正牙术则可在1-3小时内完成矫治,一周后即可正常上班工作、学习,因此备受患者欢迎。
二、导致牙齿畸形矫治的不良习惯
1. 吮吸拇指
将拇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之间的吮吸,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
2. 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或初萌的恒牙
舌尖舔松动的乳牙或初萌的恒牙,可能导致牙齿移位。
3. 反咬上(下)唇
反咬上(下)唇,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
4. 咬啃铅笔
咬啃铅笔,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
5. 指甲等硬物
指甲等硬物,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
6. 偏侧咀嚼
偏侧咀嚼,可能导致面部左右不对称。
7. 贪吃软性食物
贪吃软性食物,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
8. 用嘴巴呼吸和不洗牙
用嘴巴呼吸和不洗牙,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
三、不良偏好造成儿童牙齿畸形矫治错位
1. 吐舌习惯
吐舌使正在生长的牙齿受到舌头的阻挡,长期如此,咬合**下牙齿不能互相接触,出现空隙畸形。
2. 咬唇习惯
上牙咬下唇,可引起上前牙突出,下前牙和下颌的后缩;若经常咬上唇,会形成下颌前伸畸形。
3. 吮指习惯
指手经常插入上下牙列之间,形成上前牙前突、下前牙后缩、面部偏歪等畸形。
4. 口呼吸习惯
因鼻腔疾病使通气受阻,常年张口呼吸,会引起牙弓狭窄,出现牙齿排列畸形。
5. 咬物习惯
咬被角、枕巾、手帕、笔头等,使咬物局部的牙齿上下之间不能正常接触,出现小空隙,导致面部形态异常。
四、不良习惯导致牙齿畸形矫治
1. 舔舌习惯
舌尖不停地舔牙齿,可能导致开颌,舌前伸抵触下前牙,形成下颌前凸畸形。
2. 咬唇习惯
咬上唇,造成下颌前凸;咬下唇,造成下颌后缩。
3. 咬物习惯
长久使用一处牙齿,形成咬物处牙齿的小开颌。
4. 偏侧咀嚼
导致面部左右不对称。
5. 不良的睡眠习惯
睡眠时用手、拳头枕在一侧脸下或用手托着,导致颌面发育异常及面部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