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09 11:18:25 匿名用户
(一)基本概念:
1.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三个基本特征:①具有一定的药效即具有一定的功能;②规定有作用、用途用法与用量;③使用动物为畜禽等。
分类:生物制品、中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六大类。兽药一词的概念,原意仅限于防治家畜、家禽疾病的药物,随着药物使用范围的扩大和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兴起与发展,兽药正逐步被"动物医药品"、"动物保健品"所取代,后者范围更广,包括家畜、家禽、野生动物、观赏动物、鱼、蜜蜂、蚕等。即从陆地动物扩大到水生动物和空中飞翔的动物,从兽类、禽类动物扩大到水生类动物和部分昆虫。
2.毒物:指能对动物体产生损害作用的化学物质。药物超过一定剂量或用法不当,对动物也能产生毒害作用。所以毒物也包括中毒量的药物,药物与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
3.制剂:兽药为了使用的安全有效和便于保存、运输,将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化学与生物合成的原料药在使用前加工制成一定包装或规格的药品,称为制剂。
4.剂型:经加工后的制剂有各种形式,即称为剂型。常用的剂型有三类:①液体剂型;②半固体剂型;③固体剂型。
5.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的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和科学。
6.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7.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①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组织细胞原有生理、生化机能的影响。凡能使组织活动增强或生化变化的酶活性增高的称兴奋作用,反之,使组织活动减弱或酶活性降低的称抑制作用。
②选择性:动物机体和组织器官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各不相同,表现强弱明显不同的药物效应。选择性是相对的,与剂量有关。选择性高,副作用小。
③二重性:药物作用的二重性是:
1°治疗作用:对症治疗、对因治疗。
2°不良反应:
a.副作用:在治疗剂量下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为药物所固有,一般反应轻微,能适应,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副作用是药物选择性低的结果。
b.毒性作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后,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或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分为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殊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等。
c.过敏反应:包括高敏性(小于常用量的药物能引起与中毒相同的反应)与变态反应(少数动物对某些药物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病理反应),属免疫反应范畴,与剂量无关。
d.继发反应:继发于治疗作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和VB、VK缺乏(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
④量效关系: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定量阐述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无效量→最小有效量→极量→最小中毒量→致死量。
⑤时效关系:药物效应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分为潜伏期、高峰期、持效期和残留期等。
8.药物体内过程:包括吸收(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分布(由血液进入全身各组织器官)、转化(指药物在体内化学结构改变)和排泄(原形成代谢物从体内排出)等过程,转化与排泄在药动学上统称消除。
①吸收:
1°消化道吸收:吸收部位有口腔、胃、小肠和直肠。方式主要是简单扩散。主要受药物理化性质和动物生理因素的影响。解离度低、油/水分布系数高的非解离型药物,原子或分子半径小的水溶性药物均易吸收,极性分子吸收差。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是完全吸收的限时过程,它们决定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也影响药物奏效时间、作用强度及持效时间。药物剂型不同,吸收速度也不同,即水溶液剂>混悬剂>散剂>胶囊剂>片剂。药物的晶型不同,吸收也不同,无定型药物溶出速度>亚稳定型>稳定型,如无定型新生霉素混悬剂疗效大于结晶型。无水氨苄青霉素比三水化合物的溶解度大20%,其溶出速度和吸收量都较高。粒径大小也直接影响吸收,固体药物粒度减小,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增大,溶出速度加快,药物微粉化或制成微晶,吸收迅速而完全。肠道内容物如离子(Ca2+、Mg2+、Fe3++四环素→络合物→沉淀→吸收↓)、酶(可降解药物如蛋白类药物)、药物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影响消化道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肝脏的药物代谢(首过效应:药物由门静脉吸收进入肝脏,被肝药酶代谢灭活一部分,造成药物进入体循环前有效药量下降的现象)、胃肠道的消化(胃酸、酶)、胃肠内容物多少(多、吸收差)、肠蠕动快慢(快、吸收少)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口腔、直肠给药不存在首过速应,故优于胃、肠道吸收。
2°呼吸道吸收:脂溶性药物易从鼻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挥发性药物易透过肺泡膜进入血液,无首过效应。固体和液体药物可制成气溶胶,由呼吸道给药,可加快吸收。
3°皮肤吸收:局部给药多用。表皮的角质层和脂蛋白有屏障作用。脂溶性药物易通过,是主要途径。毛囊和汗腺面积比角质层小,亲水性药物易通过,是次要途径。
4°粘膜吸收:因毛细血管丰富,吸收较快,脂溶性高的药物易被吸收。
5°注射给药: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肌肉注射吸收比口服、皮下注射快,腹腔内注射吸收速度与肌肉注射相当,皮下注射因结缔组织等屏障较多,吸收较慢。
②分布: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经各种细胞膜屏障向各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称做分布。药物的分布多数不均匀,且为动态平衡状态。
1°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分子增大,不能通过生物膜,故不被代谢或消除,起贮存作用,但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2°血液循环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血液循环的速度和毛细血管通透性与药物的分布成正比、肝、肾、肺等分布多,肌肉皮肤次之,脂肪与结缔组织较差。脂溶性药物,分子量小的水溶性药物穿透力强,体内分布广、分子量大、极性强的药物体内分布差。
3°细胞膜屏障:如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这些屏障对大部分药物通透性差,起保护作用。而脂溶性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极性大离子化药物不易通过。胎盘仅对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1000)起屏障作用,多数药物都能通过胎盘。故妊娠动物用药一定要谨慎。
4°脂肪组织:高脂溶性药物(如麻醉药)、含有强负电性取代基(含氧、氮、硫、卤素)而产生偶极的化合物(如氯丙嗪)均在脂肪中分布多而储存。
5°药物的理化特性:药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脂溶性、极性和解离度与组织的亲和力及稳定性均能影响药物的分布。
6°药物的PH值:生理状态下细胞内液PH较低,约为7.0,细胞外液PH为7.4,故弱酸性药物细胞内浓度大于细胞外,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升高血液中PH值可促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外转运,降低PH值则可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内浓集。如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进苯巴比妥(弱酸性)从脑组织向血浆浓集,促进药物从尿液中排出→解毒。
③生物转化:药物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结构的变化称为生物转化。多数反应产物极性增大,便于排泄。药物发生生物转化主要是在肝脏,但血浆、肾脏、胎盘、肠粘膜、肠微生物亦能进行药物代谢。药物代谢酶主要为肝脏的微粒体酶系的混合功能氧化酶(肝药酶)。代谢方式有氧化、还原、水解及结合四种,通常分两相反应:I相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Ⅱ相反应是结合反应。
肝药酶诱导: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乙醇、尼可刹米等可使肝药酶合成增加、酶活性增强,加快药物的代谢。吸烟者由于香烟中的多环芳烃诱导肝药酶,可使安定代谢加快,安眠作用降低。有些药物如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西咪替丁等可使肝药酶活性降低,减慢药物的代谢,使药物作用增强。
④排泄:指药物经过贮存、转化,最后由体内消除的过程。
1°肾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决定着药物排泄的速度。肾小球滤过后还可经肾小管再吸收,吸收小的排泄快,反之排泄慢。肾小管分泌如通过同一系统,则存在竞争使用,如丙磺舒与青霉素、阿莫西林、氟喹诺酮类药合用时,减少后者的排泄,增强它的作用。药物的脂溶性及尿液PH影响药物的重吸收。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中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在酸性尿中排泄慢,弱碱性药物在酸性尿中再吸收少、排泄快,在碱性尿中排泄慢。故采用酸化(氯化铵)或碱化(碳酸氢钠)尿液可调节药物的排泄速度。
2°胆道排泄:脂溶性高的药物常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如激素、催眠药、氯霉素等,排入肠道的药物又可从肠道吸收并经肝脏重新进入循环系统,形成肠肝循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3°其它:乳腺排出的乳汁偏酸,碱性药物易进入乳汁,此外还有唾液、汗腺和肺等途径。
9.房室模型:为了分析药物在体内转运和转化,根据组织器官的血流量、膜通透性、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不同,人为地把药物转运速度相同、解剖位置不一定相同的组织器官划为一个房室,这种抽象的把机体分为若干房室的现象称为房室模型。常用的有一室、二室或三室模型,目的是为了便于计算药动学参数。
10.半衰期(T1/2):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到一半时所需的时间。T1/2是判断药物作用时间和用药剂量和疗程的一项指标。
11.峰浓度(Cmax):给药后血中达到的最高浓度,反应药物吸收是否完全。
12.峰时(Tmax):达到峰浓度的时间,峰时短提示吸收较快。
13.生物利用度(F):指药物吸收的程度和速度。吸收过程对它影响最大。
14.表现分布容积(Vd):按血药浓度推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所占有的体液容积。Vd值大,表示分布广或与生物大分子结合量大。脂溶性药物Vd值一般较大(2~3L),反之Vd值小,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Vd(0.15~3.0L),如药物在体内分布均匀,Vd值接近0.8~1.0L/kg。
首先如何成为一名宠物医生,宠物医生首先要考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中国《执业兽医师法》中规定报考执业兽医师需要有兽医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所以非本专业毕业的想要成为宠物医生就需要先进行一次学历考试,然后再去报考执业兽医师资格证。无证行医是不可以的。
宠物医生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0基础的条件下学习兽医要相对吃力一些。因为在宠物医院工作人员都是兽医相关专业毕业人员,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基础。如果0基础的情况进入宠物医院学习,可能只是学会皮毛。真正学会的如何全面精准的诊断是很难的。
一段文字,记录我的考研之路。
整个考研过程,我真是体会了一把什么叫选择比努力重要,各位考研人考之前一定要想好,不要随大流,报考单位,学硕or专硕,专业一定要认真选择。
由于拖延症、迷茫和害怕考不上,考研择校的选择,以及考专硕还是学硕,我的考研之路一拖再拖,将近九月份才开启。说实话,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开始慌了,因为身边很大一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一轮复习了。
由于学硕竞争激烈,且整体来说,难度较大一点,加之还要考化学,对于学渣的我来说,简直是噩梦。所以在5月份的时候决定了考专硕,通过往年上岸的学姐找到了部分资料,打开大概扫了一眼。然而大概6月份的时候毕业课题被提上日程,那段时间跟老师,学长学姐了解了关于考研的事情。后来,决定了考学硕,再难也要拼一拼。
决定了考学硕之后,在6月份,又开始了找资料的过程。在资料找好后,期末考试来临了,五门专业必修课加几门选修课,同时还有毕业开题,我已自顾不暇,考研复习又搁置。7月5号左右接到通知,生产实习来了,大概7月15号开始,为期一个月。很幸运的是,自己分到了一个离学校很近的实习单位,可以每天住在学校,我以为这一个月我可以复习,至少可以把专业书大概扫一遍。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我每天6:30左右起床,收拾洗漱吃早饭,然后打车去实习单位,实习每天都很充实,晚上六点下班,吃完饭回到学校已经晚上八点多,这个时候的我压根不想看书,只想洗头洗澡,洗完衣服,然后上床睡觉。实习的单位并不是正常的周末,偶尔休息一天,都拿来补觉了。8月中旬,实习结束,同寝的舍友回家修养了十来天。我虽然没有回家,但是也选择了修养,修养的同时,陪伴我的还有焦虑,尤其是每次路过学校的自习室和图书馆时。
时光就这样悄无声息,九月份来临。我也正式开始了我的考研复习。
关于找复习资料
我报考的学校,学硕是统考,专业课315化学和415动物生理生化。有中农出版的参考书和真题,同时也有上一年的考试大纲。
我买了中农出版的参考书,没有买参考教材,因为我觉得知识点都是差不多的。其实个人觉得化学用自己学校的教材就可以,因为化学不需要死记硬背,需要的是掌握知识点并灵活运用,关于生理生化需要背诵的内容很多,不同的书可能对于知识点的描述会有所不同,倒是可以根据需要购买参考教材。
政治我选择了徐涛老师的复习资料和视频,以及肖秀荣老师的肖四肖八。
英语单词我选择了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何凯文老师的阅读和长难句解析。
政治英语的视频资料买书的时候会赠送,同时可以选择“超级资料”公众号,里面资源免费且全面。
关于复习
英语
英语在10月15日之前把朱伟的单词跟着视频学习了一边,二倍速的速度,会根据拓展在书上做笔记,并把单词背诵一边。这个环节在每天早上进行,大约花费1-1.5h。在这期间看过几次何凯文老师的阅读课,学习做阅读的技巧,偶尔每天下午抽时间做一套阅读。10月15日后,开始第二遍的背单词,做阅读以及学习长难句,同时还有学习英语新题型的做题技巧(新东方),这个环节大约持续到11月20日。11月20日之后,开始做英语真题,因为之前做的阅读是选自真题,这里真题只做其他部分,试着写作文,买过一套冲刺卷共6套,这个我会选择 一个下午来进行做卷子,计时完成,做完立即核对答案,并根据答案认真研究这套试卷。同时,单词过第三遍,这个时候扫一遍即可。这个过程大约持续到12月5日。剩下的时间,我选择了背作文(王江涛老师那个小册子),当然每天也会看单词。
政治
政治在9月份选择了刷徐涛的视频,同样是二倍速进行,这个环节在英语复习之后进行。对着视频在书上勾勾画画,会同时在笔记本上做小部分笔记。对于政治我只对近代史有些许印象,其他的完全不知,关于马原部分,尤其是政治经济学部分,是难点,也是重点,关于这部分选择题,我几乎是全军覆没。刷视频环节大概持续到11月5号。刷完视频,开始研究政治选择题,政治选择题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多选题,拉开差距就在选择题,简答材料题大家都差不多。研究选择题的同时,开始跟着徐涛老师背考点,背政治我选择在晚饭后。每日背考点持续到12月初。12月开始背冲刺笔记,押题之类的考点,同时肖四肖八的大题背诵,选择题吃透,这个过程持续到考前。
化学
化学是我的老大难,化学复习安排在下午进行。首先,我对着考试大纲,在书上用记号笔把考点标出来。这个过程持续一周,这个过程是迷茫、害怕,甚至有点排斥的。接下来,是根据考点复习知识点,做笔记。这里建议笔记本预留足够空隙部分,以便后面补充。这个过程是害怕的,但已对知识点有了初步了解,同时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已经不排斥,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框架,且不会运用知识点,这个过程还是有点迷茫的,该环节持续到约11月5日左右。下一步,我开始过第二遍知识点,同时根据视频资料查漏补缺,会选择部分题型练手,比如有机合成。到这里,已经没有先前的迷茫和害怕了,这时知识框架已经形成,这个环节持续到月12月初。最后,我开始了做题,做题我建议先做真题,后做模拟题,模拟题是比真题偏难的,做完题后要根据答案认真研究,并对自己薄弱的地方加强巩固,这个环节持续到考试前。建议留一两套真题在考前做。
生理和生化
俗话说,生理生化,必有一挂。这两门课内容非常庞大,尤其是生化,除了背诵,还需要自己理解记忆,每个章节的联系也比较紧密。生理生化的复习我选择在晚上进行,同样是先用一周在书上勾画考点。勾画完考点之后,开始第一遍复习知识点。生理部分我选择了只看书,个人觉得生理部分笔记不会很多,相应考点参考书上归纳得也很完整。对于生化,我是边看书会边做笔记,参考书可能整理得不是跟符合自己的复习习惯,这个过程持续到11月初。11月初开始第二遍生理生化复习,这个过程会对着视频查漏补缺,同时在做着真题的选择题。生化的复习令我非常烦躁,非常影响我的状态,生理生化的背诵建议11月份就开始,光靠12月份突击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完成,而且记忆一遍是不够的,本人差不多在12月才开始背诵,但是12月份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太多了,没有背完,上考场之前是很慌的。
2019年12月奔赴考场,2020年2月20日出成绩,5月成功上岸目标院校。尽管自己不是那么优秀,但是也实现了一研为定。
最后,我想对你说
考研复习是一场持久战,不要听那些什么复习一个月就好了,尽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复习的时间,建议在6月左右进行,毕竟,进入专心复习的状态需要时间。考研复习看的是复习技巧和效率,不是看谁一天在自习室坐得久。我的考研之路时间没有严格划分,每天多久来多久回完全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也没有严格精确到每一分钟要做什么。另外,每天高强度的学习下,需要保证营养,不要早上赖床就不吃早饭,偶尔去操场跑跑步,毕竟身体是本钱,偶尔也可以来一场电影放松放松,追剧打游戏就不建议了。
考研最没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跟别人比进度,比谁资料多,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节奏,资料也不是越多越好,推荐一首诗《Walking on our own zone》;考研最忌讳的事情就是每天假装学习,还自己感动了自己;考研最悲哀的事情就是总能找到借口的拖延症。
希望复习的时候你只是相对地辛苦,但结果是你绝对地优秀,祝福各位考研人能够顺利上岸。
《没基础的成人想学兽医如何开始(兽医自学入门知识大纲)》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